2019年10月24日 星期四

漫談戰略~一名軍事指揮官考量軍事行動的架構

作者: 陶盛濤

戰略知識類別分類:  總論


對一個初學戰略的人,希望各位了解戰爭中勝負的因素相當的複雜,也很難只歸因一個因素,戰爭並非只靠一個因素就能決定勝負。我們只好先縮小範圍只看一個軍事行動的層面。如果您是一名領導部隊的軍事指揮官,當您在鬥爭場合時,需要思考的事情很多,不能只考量單一或部分的因素。但是太複雜的事務,也常會讓人有不知從何想起的困擾,又或者掛一漏萬的問題。以下的項目,是我"個人"認為,一名軍事指揮官考量一個軍事行動的"思考架構"。針對太
複雜的社會科學現象,很多學科會利用"理解架構"(framework),來描述或解釋一些現象或面向。當然,如果您能歸因到只用少數幾個因素就可解釋或處裡一項議題。或許可以進階聲稱在一個學科找出所謂理論或原理。但我認為戰略的領域,很難導出這樣的理則或原理。戰爭"本身的現象",或許能導出一些理則,例如克勞塞維茨的名言"軍事是政治的延長",這句話對解釋戰爭的"現象",看起來沒有多大的問題。但如果是要找出戰爭"致勝"的行動綱領,歷史文件多數
或許只能整理出適用於一時一國的狀況,很難想出能適應多數又永恆不變的真理。

以下的"理解架構",主要的設想對象是"軍級"以下的指揮官,更高層的指揮官,政治因素就越大越多。討論越難收斂,所以這個理解架構中,我先集中在比較"純"軍事議題這個部分。

要記住一個軍事鬥爭的場合中,一定至少有兩方參與,所以以下各個環節,指揮官都要考慮己方和敵方兩邊的狀況。

兵力
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 在古代戰爭中,士兵人數的大小,基本上就是打勝仗的主要因素。雖然戰史中,以少勝多的戰役並不少,但更多的是以多勝少。這一條幾乎算原則的理則,被約米尼、克勞塞維茨寫在他們的經典書籍中,可見其重要性。不過十八世紀後,熱兵器被大量的引入戰場中,科技、火力的力量逐漸替代人數的重要性。第一次大戰中,看的出來雙方的將領,還認為這個"數量"因素是很重要的因素。很多戰史都評論一次大戰中,機關槍、鐵絲網的科技進步,讓雙方打成靜態的塹壕戰爭,但雙方將領似乎對此都還不知不覺,而有諸多批評,但實話說,這些將領也不是笨蛋。只能說"數量"這個原則,已經被科技這個因素,慢慢的滲透產生 質變,讓當時處身在這個環境中的將領,大部分都體會不出來。二次大戰後的美軍,更是有意識的發展所謂的抵銷策略(Offset Strategy)。雖然它的重要性已經沒有古代、近代戰爭中那麼重要,但目前也不能說它不重要,指揮官應該慎思考自己部隊,敵方部隊的狀況來考量,例如: 敵我雙方科技差距很大,敵強我弱;雙方科技差不多;雙方科技差異大,我強敵弱,這需要每個個案狀況細細的考量,無法一概而論。我個人認為"兵力數量"幾乎是指揮官第一個想知道的問題(不管科技差異如何),初起他會詳細考量數字,但是到後來加入其它因素一起想時,考量的越多,數量問題會變得模糊,最後只會在指揮官心中以一種概念的方法來考量,這個議題,在決策程序三、擬定備選方案,四、分析評價備選方案都會用上。

武器戰術
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在軍事爭鬥的場合中,雙方指揮官的考量通常都是從兵力開始,接下來會跟著想到火力的問題。因為如上所述,火力可以替代部分的兵力要素。但是近三十年武器發展,追求更大的火力,逐漸的被精準性、聰明性、暱蹤性滲透(請注意我不是用取代這個詞)。

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武器的種類繁多,每個性能都不一樣,就算待在軍隊30年的指揮官,也不可能每種武器都熟悉,跨兵種的武器變化性就已經很大,指揮官要怎麼評估跨軍種的武器,此時幕僚提供的資訊就有很重要的角色,各種資訊都會被指揮官吸收在腦中,不管是擬訂備選方案、評價備選方案都用的上。

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因為武器變化太大,種類又繁多,指揮官對它的認知,在心中一定是更加模糊的。所以對這個方面的評估,在心中都是所謂的概念評估法,很難有正確數值在心中可以跑出來。不過在電腦兵旗演習中,會將各種參數具體化,或許指揮官多參ˋ加電腦兵棋演習,可以多練習一些,變得更有經驗。但電腦兵棋中的損失率畢竟是人為設定的,參數設的準不準,有沒政治考量,就很值得玩味了。

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如果不考量核子武器,接下來指揮官會從雙方的武器考量到雙方的戰術,戰術應該可以看成,一種武器或多件武器如何更有效率的殺傷敵人,進而崩潰敵兵的心理。關於戰術的知識,大概都是我方機密或敵方機密。所以指揮官只能從自己軍隊的內部資訊,同僚的討論,和關於敵方的情報資料獲得相關的訊息。以此來做決策。

              如果你回頭看古德林將軍回憶錄,古德林將軍創建裝甲軍也不是一帆風順。即使德軍內部都有很多雜音,認為戰車應該當成步兵的支援兵器。還是依循此原則的英法聯軍被德軍的裝甲師秋風掃落葉般的席捲,一路退到敦克爾克,持平而論,當時的英法戰車的先進程度並不比德軍差,但戰術戰法設想不一樣,結果差很大。


戰場指揮官的戰略         
              在一個指揮官心中,接戰時或接戰前,考量戰略方法的時間最多。大多數自己部隊的戰術方法,基本上會依循著軍隊即有的教範進行,或者依循著日常訓練進行。但是戰略方法,大部分是指揮官自己規劃的,雖然參謀本部的可能會有一些劇本(預先擬定潛在敵人的進攻或防禦計畫),但這類的計畫,到實戰時都還是會被指揮官依據實際狀況大幅更改。就算知名的希里芬計畫,計畫的非常詳細,但也還是被小毛奇做了大幅更動。雖然小毛奇因為沒照希里芬計畫的精神去執行右鉤拳計畫,而在戰史中留下負面批評,但德國當時開ˋ戰前的狀況,真的有辦法按照希里芬計畫去執行嗎? 小毛奇真的能力不佳嗎? 這一點我很懷疑。但無     論如何,作戰前對指揮官最重要的事情,一定是擬定戰略計畫,這件事甚至比整備自己軍隊還要重要。

              一個軍人閱讀戰史,閱讀相關的軍事書籍,廣義來說,都是在預先準備戰略的基本知識。除了對一些軍事問題多一些理解外,但是主要動機,應該是想建立"擬定備選方案"的參考知識庫,不過不幸的是,這些"擬定備選方案"的參考資料庫,因為都是歷史,所以是否能符合您自己的場景,一定要謹慎考量。雖然從二次大戰後,有一些戰略學者,用未來學的筆法,試著去推演未來可能的戰爭場景,但筆法太過玄妙,而且人對於"過去事實",在認知的心理機制上是比較好理解的。人對於未來之事,則需要很高的聰明才智才可能理解得比較好。不過問題又回來了,人想預測未來,是多難的一件事情,這些書中描述的未來場景,又有       多少會成為真實呢?

              有一些經典的軍事戰略書籍,整理出所謂制勝法則的戰爭原則,我沒辦法評論這些戰爭原則是對是錯,或者對戰爭勝負的機率關係。這些原理是作者從歷史事件中,憑著自己的聰明才智歸納整理出來的,有它的立論根據。關於戰爭原則的問題我在"戰略學習"的文章中討論了很多,這邊就不贅述了。

          
執行力
            所謂執行力,我想談的範圍比較小。指的是針對指揮官設想的戰略行動方案,自己部隊(內部)的執行能力。關於執行力其實認真談起來,可以長篇大論到談不完。我的意思是,我方部隊所有的資源是否充足能夠執行指揮官的戰略實踐方法,進而打敗敵人,贏得勝利。所謂的資源,包含的很廣,舉凡部隊中的士兵數、武器裝備數量、武器裝備的先進程度、軍隊的補給、彈藥、油料....。

            在一個鬥爭場合,決鬥的人基本上考量三個方面的問題。第一方面是,我方的資源是否能符合我想採行方法的需求,第二個方面,是你打算採行的"方法",能否確實地打擊到敵人的重心。第三個方面則是揣測敵方可能的行動。詳細的解釋請參考"有好的戰略知識也不一定打勝仗"的文章。"執行力"就是我用來稱呼我方軍隊的內部因素,所有考量要點的一個統稱。所以"執行力"不光指人的意志。

            現代軍隊能夠當上師、軍的指揮官,統領上萬到數十萬的士兵,基本上都是已經在軍隊中待了十到二十年的優秀將官,所以理論上,這些人的聰明才智已經超過普通人,也應該是能對自己部隊瞭若指掌的人,這正是現代軍隊晉升的主要理則。在他的思考中,對己方的掌握,脫離現實的機會應該比較小。這也是他能被提拔晉升的主要原因。

            我想談的其實是從"奇襲"這個戰爭原則出發,在我的設想中,"優秀"指揮官是能把部隊實力"很好的"發揮出來的人,以數字來表達,就是能把部隊能力發揮到80~90%的人(很抱歉這是一個概念分數,我沒打算去建立一個客觀的估算公式。這是內化在指揮官心中的一個數字概念),"傑出"指揮官能將部隊100%的實力發揮出來,"奇蹟 "指揮官是能將部隊的實力發揮到110%,去執行多數人都認為不可行的方案,敵人猜不到,連自己軍隊的軍官多數也覺得不可能。但是有能力的指揮官卻能化不可能為可能。隆美爾在義軍大敗的時刻,接手非洲的敗局,他在非洲站穩立足點後,就立刻準備反攻事宜,在多數人都還希望多點時間累積兵力和資源時,隆美爾就超乎大家的想像揮軍東進,打的英軍措手不及。歷史上,被稱為名將的人,你仔細看他的戰績,幾乎都是化不可能為可能的案例。

            這邊牽涉"壓榨"自己部隊能力的議題,指揮官對內部執行力的判斷,要求你的部屬克服萬難,執行你的概念。能壓榨出最多績效的將領,通常也代表能力更好,也通常是指揮官晉升的主要原因。這邊我不想舉出實際的方法(因為對你的部下太殘忍),幫助你激發你的部隊。所以讓你自己去思考,閱讀書籍尋找靈感。不過歷史上,這樣的案例俯拾皆是,最著名的戰史案例就是漢尼拔越過阿爾卑斯山,奇襲羅馬城邦的軍隊。這個問題的另外一面代表的意義是,你的行動方案幾乎是所有人的預期之外,因為是預期之外,也才能有奇襲效果。

            "壓榨"過頭,就會變成畫大餅,對目標或對自己軍隊的執行力,設了太高的理想目標而導致實現不了。因為這牽涉每一個案例情況都不相同,我相信每個人的評估也都不一樣,怎麼去處理這一塊的議題,這個就留給戰場指揮官自己去傷腦筋了。

士氣
            稍微對軍隊領導統御有概念的人,都知道部隊的士氣是攸關執行力高低的重要因素,這邊特別拉出來談的的原因,因為它不是一個指揮官可以直接壓榨的項目。或者應該精確地說,士氣不像其他執行力因素,那麼好壓榨。因為士氣也受行動方案結果的影響,而且被結果影響的機會可能還高些。

            約米尼、克勞塞維茨在他們書中都有個節次說明士氣的重要性。在現代這個知識爆炸的時代,查找相關資料或更多資料應該都不是問題。但是我想特別討論的地方是,"士氣"是可以被控制、訓練的嗎?

            在討論之前,我想先分析所謂士氣的心理狀態。我認為"士氣"有一個隱含前提是"士兵面臨死亡的心理恐懼",和其他兩個心理因素的綜合體,一是"自信",另外一個是"和大家一樣"的內心想法(可能已經深到潛意識了)。
           士氣的外顯表現,是這三個因素綜合的表現,每個人混合的比例,和外顯狀況都不一樣,所以士氣每個人都不一樣,但是士氣也可能受團體的影響,如果團體充滿悲觀看法,個人產生悲觀看法的機率也會大幅提高。

            所謂"自信"就是完成任務的信心,或者打敗敵人的信心。如果士兵內心評估這個前提條件有可能完成,士兵執行命令的意願就會比較高(即使他犧牲生命的機率並不低)。舉例來說,假設20個普通訓練的步兵,要擊殺一個海豹部隊的菁英特種兵,即使這20個普通士兵所受訓練不多,但他們應該還是會很樂意的接受此任務。但若指派一名士兵去單挑海豹士兵,士兵拒絕命令的機會就會大增。另一個重要的心理動機是"和大家一樣",如果我方受到一群優勢敵軍的攻擊,防禦者不願馬上撤退,願意和敵人拼死一戰,很多是因為同一戰線的同袍還在奮戰中,所以我不能先退。這是"同儕壓力"的相關衍生,"同儕壓力"是社會心理學中一個重要的理論,請自行查找更詳細的解釋。

            士氣是一個很微妙的考量因素,指揮官對提升士氣的有效方法,是增加補給,讓士兵吃幾頓熱食,有經驗的指揮官通常估計各種情境下的士氣變化,基本上是準確的。上面說的給熱食會有短期效果。給菁英部隊特殊的地位,
            增加榮譽感,給好的訓練也可以提高長期士氣,例如傘兵部隊的訓練強於一般的步兵部隊,傘兵部隊的士氣通常也優於一般步兵部隊,當然除了訓練提高自身的戰鬥能力外,我的同儕都是體能較好的人,所以優越感(士氣)因此增高。至於軍官學校,則會強調國家、責任、榮譽的信念,對一個長期養成的人來說,不斷的灌輸某種信念,行為舉止多半會受到影響。但士兵多是短期訓練,所以我認為增加自信和利用同儕心理會比較有效。

            士氣也可能會有民族性的影響,像自己國家處於弱勢或戰敗的邊緣,但德國部隊能維持不崩潰,義大利部隊則容易崩潰。該如何評估,指揮官都會有一把心中的尺。我只能把狀態稍為描述一下,讓青年軍官(戰略初學者)多一點體會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