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2年6月21日 星期二

漫談戰略~如何打贏戰爭~戰略的中心議題(二)

 作者: 陶盛濤

打贏戰爭應該是每個學習戰略的人念茲在茲的事情,雖然我很想寫贏得戰爭的訣竅。 但是
戰爭有必勝的法則嗎? 我雖然常常在思考這個問題。但是幾十年的研究,我無法有信心地
說服我自己(也無法告訴大家),"對的,戰爭有必勝法則",看來是沒有。幾十年的研究,我
的心得是,第一,戰爭的代價太大,一個國家領導者一定要仔細考量(慎謀遠慮)。第二是戰
爭太過複雜,雖然經過幾十年的研究,我還是寫不出必勝的訣竅。而且我還認為去追尋所
謂的必勝因素,基本上只是一個不切實際的夢想。因為從戰爭的二元對抗性來說,有方法
,就一定會被對手思考破解的方法。對某種方法而言,這一次、下一次破不掉,不代表永
遠不會被破解。從幾千年的歷史看來,戰爭或許有成功率較高的因素,但卻無必勝的秘訣
。美國從二次大戰後,基本上是公認的軍事超級強國,但是二次大戰後,美國參與的戰爭
,卻不見得每場都勝利。韓戰從結果來說,算是平手。越戰和阿富汗戰爭,美國背負拋棄
盟國的罵名,狼狽撤退。(但美國就算失敗了,對對抗對手來說,美國能造成的損傷也還是
太大,所以少有國家或團體願意主動對美國開戰,基地組織的賓拉登算是特例)也就是說,
戰爭的勝敗不一定和軍事實力完全相關。戰爭也包含了很多非軍事面的因素,而且我們還
很難衡量這些因素的比重佔了多少。當然如果對這些戰爭有更仔細的了解,有人會說,越
戰和阿富汗戰爭因為牽涉更多的平叛戰爭部分。平叛戰爭和傳統的兩方大軍相抗衡,又是
截然不同的戰爭場景。所以美國在這兩場戰爭上,有很多不能掌握的地方。但這正好導出
我要說的第三點,當一場戰爭的勝敗還不定時,沒有一個決策者能有十足的把握說,他一
定在戰爭中得勝(很可惜地,為了面子,為了士氣。少有領導者會承認自己沒有把握(贖罪日
戰爭中的梅爾夫人回憶錄算是少數的特例),但這類言詞,自吹自擂的成分居多)。當面對
一個還未知勝負的戰爭時,一個決策者不管再怎麼仔細考量每一種可能因素,如果是敗者,
事後看這一場戰爭,一定有他沒評估好的重大因素,或者有超出他能力所能掌控的地方;
勝者,則是某些重大因素自然的(非決策者能主動干涉的)偏向自己。從歷史來看,戰爭的發
動者,沒有不對自己自信滿滿的。但也從歷史來看,每一場戰爭也不一定都是最初的發動者
得勝的。納粹德國發動戰爭前,應該料不到,德國會在1944年如此的慘敗。這樣的例子,
在歷史上並不少見。所以就一個決策者來說,不管你是戰爭的發動方還是防守方,戰爭一定
有你料想不到的地方,一定有能力不及的地方,我們只能就我們能掌握的部分,儘量做好能
力所及的準備,未能掌握的地方、沒有想到的地方,雖不一定就是決定勝敗的關鍵因素,但
我們也只能交由上天評判。

所以面對戰爭議題,"教"你贏得戰爭的方法,可能超過"人'的能力,但有幾個相關議題或許
可以幫你釐清一些觀念。

如何贏得ˊ戰爭的"知識",確信度不高
牽涉兩方的武力對抗的贏得戰爭的"知識",比較常被用來形成、累積知識的方法是歷史研究
。採用歷史研究的原因只有一個,那就是真實戰爭的情境,因為付出的代價太過高昂(以生
命為代價,而且無法回復),沒辦法以模擬演練的方式設法重現,因為無法模擬演練,就無
法驗證某些影響因子的再現性。任何"知識",只要不能確定某些因子的再現性,一些比較學
理性的預測未來的方法,就無法被使用。例如: 理學科學方法的模擬數學公式、建構數學模
型、即使使用比較社會科學性的研究方法,想深入的了解一些細節,我們發現使用在戰爭研
究上,也幾乎都不適用。所以歷史研究法,就變成研究戰爭的唯一方法。

但即使對歷史做再好的整理歸納,也因為戰爭的二元辯證性,也常常使某些歸納出來的理則
(原則、教條),在某些情境下也可能失效。例如在冷兵器時代一直延伸到拿破崙時代的"人數"
原則(武器的數量、規模也算是廣義的人數因素),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時,被機關槍、鐵絲網
"幾乎"打破。說幾乎的原因是,即使第一次大戰已經過了100年,到今天的2022年,任何的
軍事行動,"人數"都還是決策者、計畫者、執行者,考量的優先因素。但"人數"因素,卻已
經不是絕對的成功、失敗的關鍵因素。再舉個例子,武器的進步性,幾乎是幾千年來決定戰
爭的主要因素。但若你明瞭韓戰、越戰,你就會發現這兩場戰爭中,武器的進步性,可能不
是最重要的決定性因素(雖然也還是重大因素)。

所以研究戰爭(閱讀戰爭歷史),所得到的"知識",讀者所能得到的"確信度",是低於理工學
科、社會學科的。但可惜的是,雖然戰爭(戰略)的知識,確信度不足,但戰史知識仍然是
決策者、計畫者、執行者累積知識的重要管道,因為對比不重視戰史的相對方,完全沒有知
識(或知識內涵低的人),可能做出更偏離現實的決策、計畫,成功機率更低。但面對確信度
低的戰史知識,或許我們應跳脫傳統對"知識"的概念,或許戰爭學(戰略學)不是"教"你
100%能贏的方法、有效預測未來的學理,也不是"教"你辨認關鍵因子對勝敗的比重。戰略
學可能只能退而求其次讓你"明瞭",如何在未來(勝敗)不明的狀況下,怎麼去做決定,如何
去計劃,如何去執行,增加行動的成功機會。孔令晟老師曾說過,軍事是一種行動科學,
軍事光了解、嘴巴說、文章討論是不夠的,還需要去執行,想讓有志於保家衛國的年輕軍官
,明瞭如何決策、如何行動,這可能是比較可行的戰略學目的吧!

其實上段話,認真的思考,也有語病。如果你假設戰爭的勝敗不明,你怎麼對某個事項(因
素,例如人數)作優先順序的排序,無法做優先順序的排序,將不能做決策。或許我們該調
整說法,由過往的歷史經驗(當然是自己所相信的),我們對某些事項(或因素,例如人數)形
成既定的看法,但對目前進行中(或者未來)的戰爭,雖然未知勝敗,但我們盡自己最好的努
力,做出(自己認為)最好的決策、行動,最後的結果則交由上天來判斷,但求不要愧對自己
的良心。也就是所謂的"盡人事、聽天命",或許這是我們做戰爭研究、戰略學習所需要先理
解的前提吧~


行動計畫的決策、計畫、執行

在戰爭中(或戰前),國家無論是攻是守,都會透過(軍事的)行動計畫,來達成國家的戰略
目標。行動計劃一般說來有三個階段,決策、計畫、執行。在國家層次的行動計畫,國家
最高領導者做決策(可能是總統、首相、國王、皇帝等),再來,一般會交由參謀本部來計
劃,計畫是體現一個行動方案對更下層的人、時、事、地、物各方面更細節的安排,最後
則由執行單位針對計畫去執行,希望達成預期目標。當然,決策、計畫、執行是每個層級
都會進行的,上從總統,下至營、連、排,這是一連串的過程,也不斷地在循環。

決策、計畫、執行其實本質上都是"做決定",只是"做決定的人"在國家的職能分工上,
有著不同的位置和角色。

所謂的做決策,我們以前曾提過理性決策模式。
  (一)識別問題
  (二)確定決策目標
  (三)擬定備選方案
  (四)分析評價備選方案
  (五)選擇滿意方案
  (六)選擇、實施戰略

對於該"怎麼"做決策,必須依著你的問題而定,而且每個人的偏好不同、選擇也不同,
在這邊做過多的討論似乎是多餘的。實際的演練比書面文字的討論更重要。

對一名軍官來說,當你從軍官學校畢業後,在部隊中歷練過幾年,職涯上,會進入指
揮參謀學院,針對你計畫能力進行培養。這個網站的文章寫得再好,也不可能比得上
專業的指揮參謀訓練,更何況這類議題的演練,必須經由題目的實際演練,也很難有
所謂的標準答案。原因正如電腦兵棋演習那篇文章,所說的那樣。真正決定指揮所演
習價值的,不是電腦推算出的戰爭勝敗,而是比賽能否盡量公正客觀進行,參與演習
的指揮官與參謀群,是否能夠依據戰場狀況下決策,因應狀況時指揮協調好不好,有
沒有應變能力。所以我們對於計畫、執行面的議題,能說得不多。實際演練的意義大
於過多的書面討論。我們討論的目的,或許只能增進你對一些前提問題的瞭解。

但是對於一個戰爭問題的決策,我們曾在漫談戰略~打贏戰爭~戰略的中心議題
做過討論,簡單來說,面對戰爭中決策的問題,影響因素太多,不太可能針對所有的
細節,一個一個的經由理性決策模式,來衡量所有細節。直覺無可取代或多或少的在你的決
定中扮演一定的角色。因為戰爭考量的太廣,即使我們只挑選我們想講的議題,都還是洋洋
灑灑的範圍太大。

對一個國家決策者來說,不管平時、戰時,一定會先考量戰略的架構層次一、二中的議題,
階層三、四則由相應的主事者負責
一、大戰略層次
二、軍事戰略
三、作戰戰略(大戰術或野戰戰略)
四、戰術(武器裝備)

當戰爭的初期或面臨戰爭時,以下的考量就變成實質的考慮面向
全國性的資源較量
國家領導人的忍受損失的耐力
軍事層面各種機能的較量
戰場指揮官的較量
爭取戰場的主動權

每一個面向下面,都有無數的因素要考量,針對寫不完的考量細節,幫你列出來可能也沒
有意義,我唯一能說的是,希望決策者儘可能對重大的因素,能做出符合實際的判斷。(善
用多人式的會議討論,一方面可以增加決策者對問題的認知,再者,在集思廣益的刺激下,
也許能想出對方想不到的戰略方法,造成奇襲效果,這些都能增加戰爭成功的機會)以上是
我自己對戰爭研究的心得,說來也有點悲哀,那就是沒有必勝的法則,但以上的看法提供
給大家,如果你對戰爭、戰略覺得有點霧裡看花,或許以上的論點,會對你有幫助。

戰爭中唯一必勝的方法是--對贏得勝利的關鍵議題做"對的決定"
乍看這個標題,讀者會覺得,我太沒誠意。寫出這種圈套式的解決方法。因為"做對決定"其
實和"贏得戰爭"只能算是同一件事情的不同面向,表述方式不同而已。
但是這樣的表述方式可能也是不得不然的講法,國際關係這麼複雜,每個國家、每場戰爭的
前提狀況都不一樣,有甚麼法則可以通用到古往今來、所有國家都可以適用的法則呢?
這個看似不是法則的法則,如果決策者可以事先(在戰爭前)先體會理解這個"過程"(process)
可能帶來的問題,或許有助於你打贏戰爭,或至少可以增進你領導統御的能力。

我們還是要回到理性決策模式的七個過程。
  (一)識別問題
  (二)確定決策目標
  (三)擬定備選方案
  (四)分析評價備選方案
  (五)選擇滿意方案
  (六)選擇、實施戰略
  (七)監督與反饋

這七個過程可以看成是縱向的階段(有順序),內容我們就不再多做說明。橫向的部分,有兩個
關鍵要點,橫貫在所有過程中。形成一個矩陣。那就是"正確的認知"、"適當的評價"。擬定備
選方案的過程,有一個關鍵要點是發揮創意。最後兩個過程是實施、監督和反饋的部分,還要
加上堅強的領導者意志力、彈性調整的能力,讓執行單位達到戰略目標。

如果我們對正確的認知、適當的評價咬文嚼字的深究。會發現你的能力、領導力也在這邊體現。
所謂正確的認知,我首先想到的是,能正確的理解問題、理解狀況。但我們也只能說到這邊而已
,再深究下去是哲學想探討的問題,例如主觀、客觀、何謂正確? 但是這些大哉問的問題,人類
幾千年來都在追尋可能的答案,一方面我不想離題太遠,二方面我也不是這方面的專家,就不野
人獻曝了。但是你(決策者)如果在多人討論的會議中,可以迅速而正確的理解問題、理解狀況,
相信你的下級部屬,對你做"正確決策"的信心,必然會加強,執行單位執行你的政策時,也比較
不會有阻力。以上我們僅能對程序性的問題點到為止,我們無法對實質問題(你的實際決策問題)
列出好壞條件,做更多的討論。以上的內容,寫的有點形而上,我只能說,如果看的懂就懂,看
不懂也不強求。

有個心理學的現象,叫做"誤解"(misunderstanding),也會在這個過程,作用在決策者上。這個
心理狀況還可能刻意的讓你不能正確理解問題、理解狀況。同樣的,對於實質面的問題,何謂
"誤解",哪種狀況、或條件下算誤解,我們同樣的無法做說明,因為那和你的實際問題有關,而
且個人認知(誤解是認知過程中的一種心理現象)的問題,要如何評判對錯,同樣也是大哉問的問
題。這邊無法告訴你答案。充其量只能刺激你去思考這個議題罷了。

適當的評價,光看文字名稱,好像主要作用在(四)分析評價備選方案、  (五)選擇滿意方案上,
但其實 (一)識別問題、  (二)確定決策目標這樣的過程中,都難免有一些輕重緩急的考量,這其
實也牽涉到適當的評價,所以這個關鍵要點,貫穿在所有過程中。

擬定備選方案的過程,有一個關鍵要點是發揮創意。雖然我個人的偏好是軍事行動中最好帶有
奇襲的成分,因為奇襲在敵人的預料之外,相對應的就是抵抗會比較低。但奇襲也有相對不容
易實施的缺點,敵人也不是笨蛋,如果猜不到也通常代表施行困難。不過閱讀長時期的戰史後
,我們也不能說沒有奇襲要素,就一定不會贏得戰爭。單純直接的行動方案,也有執行、偕同
單位易於明瞭的優點。如何權衡只能看決策者就個案去衡量,很難在討論文章中做一個統一性
的說明。

最後兩個執行、監督反饋過程,其實是你下級單位的決策、計畫、執行流程的開始。這些過程
我認為有兩個關鍵要點,"貫徹意志力"、"彈性調整的能力"是重要的。但很不幸的,這兩個要
點,文字的意義,看起來是相衝突的,同樣的,如何權衡只能看決策者就個案去衡量,很難在
討論文章中做一個統一性的說明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